一位女顾客在我面前哭了【9.4】

【人邮出版社《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(第2版)》第九章第4节扩展案例】

“这些墙很有趣。刚入狱的时候,你痛恨周围的高墙;慢慢地,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;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。这就叫体制化。”

—《肖申克的救赎》


我工作中,偶尔要处理一些客户投诉问题。

这两天遇到比较奇葩的顾客,说奇葩好像有点不尊重对方,但确实什么人都有。只有你想不到的。

第一个顾客因为10年前在门店买到的一双限量款球鞋,后来过保修期出现质量问题,品牌公司回复退换给他,当时把钱退出来叫顾客去拿。

但他一直不去并要求换一双一模一样同尺码的。但当时已经没一样的货了,能够处理的就是退回款给他。

但他一直没去办理,当然小票还保留着。

这不2019年的今天,见到该款球鞋升值了,去门店要求赔偿。但门店叫他拿单据出来,他也不拿,直接打去上海总部客服投诉。说辞完全不一样,说门店弄丢了他的鞋,要求赔偿一模一样的鞋子给他。如果不反馈就打315…

奇葩不?

最后处理结果,是门店赔偿了10年前该鞋子的发售价他。因为事后这个顾客也知道自己没理,一是他是老客户了,10年间也偶尔购买过几对鞋,当地所有店员都认识他。

第二,小票上的信息无论公司名与印章都早已面目全非。公司也不是那个名字了,他自觉理亏。

找茬的人永远都有。

也有的顾客在店铺只为找到适合自己的码数,随意把试穿的多件衣服乱丢在地面上,到最后也找不到适合,然后投诉店员服务态度说服务不周。他说的与实际发生的是两个版本。

另外一个CASE是一个女顾客很喜欢的一对白色JORDAN抽中了,可因为没有按照要求带上信用卡。被拒,继而投诉。

没办法。这个电话只能我来打了。

通常打这类电话前,我都在会员系统搜一下顾客的手机号码,看过往的消费记录(消费频率、客单价、购买时间什么的),先排除是鞋贩子。

电话接通,是个二十多岁的女生。没说两句,哭了。说等了这些年好不容易抽中。而且排了很长的队,结果却买不到。自己真的很喜欢。

我只好安慰说,这款鞋虽然很火爆,但AJ还有很多很好的款式,你可以继续留意我们的公众号。下次看清楚规则字眼,就买到自己心头好。

说到这,女生又哭了。我觉得说不下去了,按照感性思维,女生哭,是不应该跟她讲道理的,她听不进去。需要的是一个承诺,哪怕一个意外惊喜。

但我面对一个消费者不谈道理难道谈感情?

她继续哭诉:我就是喜欢这一对,我等了很久了。真的没办法吗?

我只好又温声细气地安慰,好在咱俩是隔着电话。又好在我旁边没有别人,不然准以为我是在哄女朋友。

顾客真是上帝吗?像这些个别例子,消费者就利用了官方平台,存在侥幸心理天平会偏向他的一方。

觉得自己真是上帝。但前提你是有道理,你没有违反商业规则的。以及彼此的互相尊重。

不然天平始终不偏不倚。浪费的只是大家的时间。

这些过激行为的粉丝是否好事?

是痴迷还是过度忠诚?

如果这类粉丝一多,有时在想,要给一个品牌带来负面新闻,真的太容易了。

你想抹黑谁,给钱,他就写。

正如有贪官落马了,看看同一家报纸前后言论是否一致?

以前是一片赞美,如今呢?落井下石。

楼盘不投放广告,媒体就会故意曝光楼盘出现的一些问题

若是投放了广告,则是一片赞美声。

如果有记者是新来的,感觉自己挺有正气的,接到了群众举报,真的去采访了一个楼盘,给把问题暴光了,

结果?

领导把这个记者喊来,一顿臭骂,甚至开除了!

这是真人真事,我曾经也跟媒体人混在一起,他们自己都说自己是小姐,谁给钱,赞美谁,谁不给钱,抹黑谁。

不是记者没有正气,没有记者不想实事求是,没有舞台,慢慢的就妥协了

想要讲真话,太难了。

喝醉酒,讲的都会是真话吗?

主要还是看人吧。

但我不喜欢喝酒,虽然还真未怎么醉过,我喝酒是纯当饮料喝的,就是要喝酒的吃饭场合,口干的时候,没有其他选择,就会喝酒。

一碰到喝酒场合,我能躲就躲,包括年会。

什么时候我喜欢喝酒呢?就是三五知己,畅所欲言。

虽然酒真能拉近彼此的关系,尤其男人。

我为什么不喜欢喝酒呢?一是酒精,喝多会导致大脑麻痹,影响灵感。二是喝酒对嗓子不好。三就有点幼稚了,口感不好,尤其白酒,那种辛辣的味道我还不如喝可乐呢。

但是呢,这与传统认知是有冲突的。

传统认知认为,喊你喝酒是因为觉得咱哥俩好。

我更喜欢怎样的交往?

就是不靠酒精、茶叶的交往,就是咱俩坐下聊聊天,甚至不聊天,彼此觉得很舒服,没有太多的利益。那么就可以继续,

但当哥几个坐在一起的时候,你不喝?就会让人觉得你融入不了这个社会,哪怕你努力保持克制。

就是要坚守住底线,今晚就这一杯,这一杯2两半……

有一杯就会有第二杯,男人都如此。

更何况女人呢,哪有什么克制力。

只要是倒上酒了,这一道防线被突破了,就全部突破了,咋可能不喝呢?

拉菲是不是最贵的法国酒?

不是。

如同茅台也不是我们最贵的白酒一个道理,

之前做过一次红酒会,我问个红酒师,

如何分辨酒的档次。

他说,看木塞,木塞信息越多,档次越高,若是能标注AOC,这个级别就更高了,

什么是AOC?

缩写,法国葡萄酒最高等级

法国的AOC是有认证的,不能随便标的,贴牌酒更不可能标AOC。

互联网经济中有一句话:如果一个东西免费,顾客才是商品,

例如小区门口扫二维码送洗衣粉,参与了,咱就成了商品了,免费的代价就是用户体验不好,其次就是会损失隐私,

百度李彦宏说过一句话:中国人不在乎隐私。

现在有很多的美术展览都是免费的。为的是全民受惠。

公益的美术馆降低了门槛就等于拒绝了高端人群,直白一点,去参观的人多数不是真正的字画爱好者,不愿意掏钱。买得起画的人又嫌乱,不愿意去。

特别是私人性质举办的,一旦想拔高就完蛋了,什么公益,什么免费,这些都是违背商业原则的,纯粹以倒贴的形式去换取人流量,最终会选择关门的,因为不具有可持续性。

一句话,降低了门槛就等于拒绝了高端人群,

这就尴尬了。

咱去菜市场,多少人都行。

但是,你去LV店呢?

里面的顾客不出来,是不会放你进去的,因为国外这种奢饰品店的雇员数量比较少,同时对购物环境要求更高。

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诺大个LV店,里面没有几个顾客,但是门口却排队排了老长老长……

这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。

你是贵夫人,你去买LV,难道不希望店员一对一服务吗?

这样的服务才可以把顾客捧为上帝。

前年,神一般的海底捞后厨发生老鼠门事件,也同样受到大众的关注。

海底捞是服务行业里服务口碑做的比较好的。然而,如此好的服务,也依然会让一些“顾客”不满。

于是有个哥们自导自演,怀揣一只死老鼠,前往海底捞火锅店趁机勒索,并扬言要将视频上传,开口就是500万的高价索赔的。

最终,钱没拿到,那哥们识破后反被抓。

我们希望受到上帝般的待遇,我们首先要具备尊重人的能力。终于明白,原来顾客是上帝是这个意思呢!

 

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:爱思学网—秀水美地在线教学平台 » 一位女顾客在我面前哭了【9.4】

赞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