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女生有很多个包包,而男生不同场合下却永远只有一个包包

上周去上海总公司培训,内容主要课题是体育运动营销相关的,我这里唯一分享的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内容。

就是唯一一个外聘的讲师,讲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趋势。

为什么很多时培训完就觉得没效果呢?因为没记住,过后就忘了。

看笔记吗?好像有点用,但都是碎片式的,

重新听录音,反复听。

敲成文字版,以后随时看就是最方便的温习了。

以下内容写都是主要记住关键点,可能会出现不连贯的句子,但懂的人自然懂,没兴趣的看的人即使如何流畅也不会看,我懂就行了。

以下文字我都是一字一字听录音敲出来的。

好,正片开始:

移动营销的,客户基本是零售业,比如星巴克、

观念没有改,怎么跟你说都没有用。

分享案例与想法

一个半小时有一句话记住就没有浪费

零售业前10年的中国拼的是商品、地点,后10年重心在人身上。

现在是技术,解决客户的痛点就是用技术层面去支持

比如河马先生,在指定的30分钟内把产品送达。

如果没有让消费者感觉到不满足,需求就不会诞生。

东西好就卖得掉?不是的。让消费者感觉到不满足,

所有的东西都是人算出来的

比如近端时间发生在星巴克最悲壮的战役。两个男人为了个网红猫爪杯大打出手。视频火速在抖音火了起来。一个透明的杯子倒进饮料进去,猫爪就出现了。确实很萌很可爱。

原价199元的杯子被炒到1388元。65的山寨品当天就在淘宝出现。

在中国,你做的东西如果被淘宝山寨就是一种荣耀。

为什么要争这个杯子,你没有杯子吗?不是的。

需要不一定是功能性。

比如包包,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包,海边、逛街、上班的、运动、参加宴会。女生每个场合都有特定的包。

男生呢,不论什么场合,永远都是一个包,男生觉得女生奇怪,不就是一个包吗?

女生觉得男生才奇怪。

什么叫竞争?如果今天你口渴,有人喝水、有人喝可乐、有人喝茶、有人喝咖啡。

从这样的关系链来看,百事可乐的竞争对手是可口可乐,星巴克的竞争对手是瑞幸,还对吗?

不是的

我们喝一样东西,是喝的需求,而不是一定要喝到咖啡的需求。也可以是一杯喜茶。

真正竞争的关系不是直线型的。真正的竞争关系是横向的。所有消费者解决那件事的方法就是竞争。

所以不要认为你是做运动,那所有运动品牌都是竞争。

当如果一款球鞋变成时尚的时候,那就是跟所有解决消费者认为时尚的鞋子作竞争。

不是阿迪达斯与NIKE作竞争,而是当消费者穿起那件衣服在想配什么样的鞋子作竞争。

比如养宠物的需求,在中国养宠物的目的是为了陪伴,

在中国非常多养动物是年轻人,在外打拼故比较寂寞。所以都会养宠物陪伴自己。

但在日本,这个群体就发生了变化,养宠物多是银发族,因为子女离巢。

中国的银发族跳广场舞,玩拼多多。

即使是用同样的需求切进去,不同的地域面对的消费群体都是不同的。

相同零售业态,因为生活背景、解决方案都截然不同。

比如便利店,在日本,吸引顾客去便利店的重要原因是里面有一台24小时零钱机器,可以进去买票或太晚进去便利店换零钱就很安心。在台湾,进便利店可以缴纳水费、电费、罚单之类的。

但这个需求在中国能玩吗?

不能,因为我们口袋没有现金。口袋200块现金放了两个月都不知拿来干嘛。

所有缴费服务都可以用支付宝、微信解决。没现金社会早就了中国全新的商业模式。

不能照搬日本的模式来到中国去应对中国的需求,因为中国的需求不同。硬把日本的ATM机放到中国,都不知拿来干嘛。

所有的需求如果要成功,B端+C端同时成熟。

什么意思?

中国是全球网购第一名的国家,全球用移动支付最高的国家。

市场一定是源于人民的生活习惯。

手机还仅仅是通讯工具吗?

不是了,手机是一个营销工具,在你产生了消费后,就会产生第二波、第三波的营销工具。因为你在支付完后就会自动关注了某个品牌的公众号。就会成为那个品牌的会员。

肯德基就是通过这个措施和其他一些活动。获得了1.6亿的人群。他就拥有了1.6亿的粉丝,留存了资料。

后续就可以推送现金券、邀请他来参加活动。

现在做市场跟以前不一样,以前做市场就是打广告,电视拍画面的很漂亮,明星请的很好。

现在是做技术后端的窜接。用一个二维码来对应所有的行为。

做生意只要用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开干了。在中国的乞丐拿个罐子是要不到钱的,微信支付。

成本就只需用5毛钱打印二维码,就开始做生意了,最贵的设备(手机)在消费者手里。

微信是有一个超级APP.是十亿人手上的通讯工具。

微信就是一个生态圈,这是帮星巴克的案例:

利用微信平台进去买个咖啡送给朋友。很难吗?

以前送礼要包装、叫快递,还要问你有没有收到。

现在通过微信就能帮他点个咖啡,你生日送星巴克咖啡,B格非常高。价钱又不贵。

但这个简单的事情,就花了两年时间。

以终为始。

不断打倒重来,先选店还是先选生日。是一个步骤还是两个步骤?

吊起好友列表功能:顾客卖完单后,好友名单就嘟的弹出来。一切都以消费者方便为准则。

为的流程必须顺,流程节省一秒。销售就上去了。

比如拼多多,在2017年的营业额是1412亿,但在2018年的营业额就上升到4716亿。它完全研究了微信裂变的规则。假设每一个人都会用手机,很多人认为40岁以上的人不会买手机。

但实际很多长辈都会在拼多多购买东西。它主攻的是新电商人口,就是从未网购过的人群。

拼多多怎么玩?一个买70.两个人买50。

就产生了分享的转介绍,看到一个商品,然后丢给朋友。两个步骤结束。

新的电商入口抓到了,第二个简单的购买流程。

B端是什么?成熟的支付方式与电商购物氛围

C端是什么?供货商足够多。它投资了1000家拼工厂寻找好品牌,针对新电商入口做专供款。

小红书B格很高,很多年轻人喜欢,它的用户1.5亿。营业额却只有拼多多的5%。

但顾客却是只看不买

在拼多多出来前,很多人认为电商只有两大集团:淘宝与京东

但拼多多在2018年已经排名第二把交椅了。

厉害之处在于顾客购买的过程中,从终端让消费者最快捷埋单。

阿里搞一个客户要361块钱,京东一个新的客人要花148块,但拼多多呢?

只要11块

拼多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叫你的朋友砍价,叫你的朋友一起买。

它是把钱给那个客人,如果能让另外一个客人下载,就各拿多少钱。意思就是咱们不打广告了,你把钱给我,我们分掉它。直接返利给顾客。

这是一个社交电商的年代。不是卖货电商。什么是卖货电商?就是你有家店,同时也在天猫淘宝开店。

但现在有了微信,有了拼多多成功的案例。

就多了一个渠道,就是人。不要等同于微商。不要把微商与社群关系混为一谈。

不卖货,卖的是人际关系。

过去我们认为你跟你的客人买完就买完了,我跟你是一个品牌与买的人关系。

但现在,你的用户是你的买方也是你的卖方,同时也是你的传播者。

买方很简单,卖方就是我跟你的朋友一起买,他跟他的朋友分享就是你的传播者。

机会点在于理清于销售相关的人际关系:导购、陌生人、半熟人、朋友

导购:销售-买卖关系

陌生人:购买商品取得关系。比如拼多多购物,会显示:还差一人即可成团。你就按下去。

半熟人:点头之交、朋友的朋友、共鸣场景(同小区、同一个城市、都为人母)

朋友:社交关系、急于信任

理清这个4钟关系,就会选择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:爱思学网—秀水美地在线教学平台 » 为什么女生有很多个包包,而男生不同场合下却永远只有一个包包

赞 (0)